中国网手机版
扫码即可查看网页

中国网客户端
点击查看下载页面


立即查看

中国网

双鸭山经开区企业诉求服务中心打造“企业会客厅”与“服务前哨站”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自2024年7月成立以来,双鸭山经开区企业诉求服务中心紧扣“全省服务企业效能突破年”工作部署,以企业全周期发展需求为核心导向,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边界,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跨越,从“单点响应”向“系统治理”升级,逐步构建起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的企业服务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轮值制度破壁垒:从“中转站”到“会客厅”,服务“一站到位”

“以前反映问题要层层转接,现在直接能和主管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很多事当场就能协调解决。”谈及双鸭山经开区企业诉求服务中心的变化,一位企业负责人由衷感慨。为破解企业诉求“转办多、直面难”的痛点,中心创新推出“部门轮值制度”,组织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定期进驻中心,现场接待企业咨询、研判解决问题、协调调度资源。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轮值机制,全程协助优泰水泥制品项目办理工商注册、银行开户、项目环评、人才公寓申请等事项,同步解决项目建设期水、电保障及场地清理等难题,推动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首套产品下线仅用时3个月,高效保障了项目建设时效。这一制度让中心从“诉求中转站”成功升级为“政企会客厅”,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方案在一线拟定、矛盾在一线化解,完成了从“企业跑腿”到“部门上门”的转变,服务效能与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企业沙龙搭桥梁:从“单向响应”到“双向奔赴”,构建产业“共同体”

除了精准解决企业具体诉求,中心还定期举办“企业沙龙”,围绕产业链延伸、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解读等关键主题,邀请企业代表、行业专家、高校院所及政府部门共同参与,搭建起多方联动的交流平台。在沙龙推动下,中心成功对接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共同谋划低空经济产业园,有效破解了低空制造-服务-应用产业链断点、科研成果产业化难题、政策应用障碍及政产学研信息壁垒等问题。依托这一平台,领翼航空智慧应用示范项目快速落地,不仅建成培训基地与展示厅、制作低空经济沙盘,还完成首期30名消防、边防人员培训,无人机实训基地获市消防支队挂牌,环球智讯低空经济研究院双鸭山分院也正式运营,同步开发电力巡检场景应用及青少年研学活动,打造出“科普+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此外,中心还组织人员深入吉凯恩航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天翎科航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考察学习,深化低空经济产业合作。通过现场匹配、专家指导、协同攻关等模式,企业沙龙推动项目建设时效平均提升50%以上,建设时限缩短60-90天,助力双鸭山经开区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更让沙龙逐步成为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孵化器”与“助推器”,推动构建开放、共生、互惠的产业生态。

协同攻坚提效能:从“单兵作战”到“兵团作战”,破解落地“中梗阻”

面对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问题,中心充分发挥“总枢纽”作用,统筹调度各方力量,以“兵团作战”模式破解项目落地“中梗阻”。黑龙江融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钒液流电池项目在用地清理阶段遇到障碍,中心接诉后迅速启动联动机制,推动新型煤化工产业园区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多部门协同作业,从决策到完成用地清理验收仅用17天,再次刷新“经开区速度”。针对部分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中心积极协调税务、金融部门进驻经开区现场办公,通过多维度体系为企业精准画像,搭建税银企三方高效对接平台,及时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截至目前,双鸭山经开区企业诉求服务中心已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77个,其中要素保障类45个、项目审批类16个、金融服务类12个。从“解决一个问题”到“完善一套机制”,从“满足一个需求”到“营造一个生态”,中心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赵立瑛)


【责任编辑:苏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