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10月10日消息(记者李雪 实习记者马金越)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设立“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正确理性认知,减轻社会歧视,防止“污名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强群众获得感。
哈尔滨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李雪摄)
10月10日上午,黑龙江省卫健委牵头组织省关工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残联、省司法厅、省疾控中心、省三院及哈尔滨市政法委、哈尔滨市卫健委等20家单位,在哈尔滨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附近开展现场义诊宣传活动。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个人幸福、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各类精神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发病率持续上升,青少年、老年人、职业人群等重点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现场宣传(央广网记者李雪摄)
为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重点关心的问题,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定为精神卫生服务年。黑龙江省卫健委抓住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热线建设、重精管理、重点人群防治、科普巡讲等工作,切实提高服务可及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人人享有精神卫生服务”相关工作。一是全省67个县(市)全部有公立医疗机构可提供精神心理诊疗服务,274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已有138家开设精神或心理门诊。二是十三市地均承担国家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电话12356日常运转,提供7×18小时免费心理服务。三是全省共有精神科医师1642名,每十万人口达到5.3名,进一步为机构提供人力资源。四是十三市地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五是在全省开展孕产妇和65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症筛查工作。六是制作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视频在全省循环播放。七是全省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心理健康主题巡讲共507场,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现场发放宣传单(央广网记者李雪摄)
黑龙江省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不断织密,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度显著提升,“出现心理问题积极寻求帮助”的观念逐渐普及,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包容度也不断提高,“人人享有精神卫生服务”的目标正从理念逐步转化为惠及龙江群众的实际行动,为黑龙江省百姓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