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市平房区(哈经开区)率先推出“信用+四张清单”包容审慎监管新模式。该模式将企业信用分级与清单管理机制深度融合,实现对区内企业的精准分类和差异化监管,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显著提升执法效能,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作为哈尔滨市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平房区(哈经开区)汇聚了大量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及科技型初创企业。针对以往监管中存在的“一刀切”“包容边界不清晰”“信用评价与执法实践脱节”等问题,区营商局联合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13个执法部门,共同构建了这一创新型信用监管机制。
该机制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体系为基础,将企业划分为A(守信)、B(一般信用)、C(失信)、D(严重失信)四个类别,并系统制定覆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四张清单”,共梳理监管事项1404项,明确不同信用等级企业所对应的执法标准与尺度。
依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信用优良的A类企业可享受更包容的政策待遇,如对部分轻微违规行为不予处罚;而D类企业将被纳入重点监管范畴,不适用任何包容措施,并依法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机制还特别设置了信用修复通道,C、D类企业按规定完成信用修复后,可逐步恢复相应权益。
自实施以来,“信用+四张清单”模式已取得明显成效:企业因轻微违规获得免罚、轻罚的情形显著增加,经营压力有效缓解;执法资源更聚焦于失信主体,监管精准度和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完善,进一步增强了对科技型、创新型市场主体的吸引力。
平房区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拓展清单覆盖范围,探索将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更多环节纳入清单管理体系,推动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包容审慎监管。同时,将加强企业信用培育,针对B、C类企业开展“信用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政策辅导与合规培训助力企业提升信用等级,使更多企业享受到“信用红利”,全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信用监管“平房样板”。
(稿件来源:平房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