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19日,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声乐、舞蹈及器乐、戏曲类赛事分别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湖北剧院启幕。黑龙江省代表队带着6个精品节目,在舞台上以精湛技艺征服评委,更以团结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生动展示了龙江残疾艺术家的坚韧与才华。
汇演现场
汇演现场
从钢琴奏鸣曲的激昂旋律到二人转的诙谐唱腔,从现代舞的张力迸发到京剧选段的韵味悠长,黑龙江选手以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表达,在武汉的舞台上掀起阵阵“黑土旋风”。
汇演现场
汇演现场
12岁的孙京峰(哈尔滨特教学校),一曲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第三乐章》展现出对音乐超越年龄的深刻理解;智力一级残疾的董浩(齐齐哈尔)在37℃高温下坚持露天练声,他用《空城计》唱段充分证明热爱可抵万难;“黑马舞者”高焱霞(黑河),不但自编舞蹈《像我这样的人》,而且主动担任团队“首席摄影师”,忙前忙后为大家记录精彩瞬间;王红旭(七台河)往返于酒店与剧场投身排练“双线作战”,白天参赛,夜间备战艺术成果展演,在琴键上奏响责任与担当;王国范、吴秀娟(鸡西)携二人转《包公断后》,作为全国戏曲类“独门”曲种为东北戏曲赢得满堂喝彩;5次参赛的刘向东(哈尔滨)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唱出二十年如一日的情怀。
汇演现场
汇演现场
此次黑龙江省入围的6个节目均深度融合地域文化元素,既彰显了黑土地的文化底蕴,更传递出残疾人群体“向阳而生”的精神力量。当聚光灯熄灭,这些动人的故事仍在延续。黑龙江代表队用实力和艺术证明,生命的价值从不因残缺而逊色,反而在砥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图片由省残联提供)
制作:菅月;记者:王彦;审核:王枫;统筹:杨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