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高架立体库。记者苏强摄
生产现场。记者苏强摄
近日,记者在正阳河集团新酱油车间看到,设备运输车辆往来频繁,工人正在加紧安装调试,目前,新设备进厂率已达70%,预计月底前其中一条生产线可具备生产能力。待新酱油车间全部投用后,企业酱油生产效率将提升70%以上。
眼下,哈尔滨掀起技术改造(以下简称技改)热潮的企业远不止于此。自去年入选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改试点城市以来,在政府政策精准的支持与企业积极投入的双重驱动下,哈尔滨工业企业掀起了一股技改风。生产线更新换代、装备升级换新……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哈尔滨工业在技改中焕发出新活力。
数字引擎驱动技改加速
采访时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技改似乎真有一种魔力,会让人“上瘾”。为啥上瘾?四个字:提质增效。
步入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雪花路,正阳河集团的现代化厂房群落赫然在目。该厂是2024年投用的。在生产流程上,从物料的自动存储、粮仓内控温,再到选豆、洗豆、泡豆、制曲、发酵,直到灭菌、灌装、包装,基本实现全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同年,正阳河集团再次斥巨资,在厂区内启动新酱油车间技改项目,继续提升企业的智能化生产水平。
在探访新酱油车间的过程中,记者偶遇正在巡视设备安装进度的正阳河集团董事长王玉鑫。自年初设备陆续到厂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到现场,密切关注着每一项进展。“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在王玉鑫看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生产模式的改变,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看,这是我们今天刚到厂的硅藻土全自动过滤机,它的过滤能力高达20吨/时,是原有手动过滤机的6倍,过滤效果提升十几倍。”当记者对一台设备表现出浓厚兴趣时,一旁的正阳河集团生产总经理王海军主动上前介绍。
“这条全自动高洁净灌装生产线,是新酱油车间的明星设备。以前,我们的酱油灌装生产线多为半自动化,瓶、油、物料都需要单独灭菌,且部分程序如上瓶、装箱等还需人工辅助。现在,新引进的生产线实现了灌装灭菌一体化操作,上瓶、装箱等程序也完全自动化,人力成本节省近八成。新生产线的灌装效率达到8000瓶/时,是原来生产线的一倍。”王海军兴奋地说,新车间内这样的生产线共有6条。
此外,新引进的超高温瞬时灭菌机,其灭菌最高温度可达120度,能够高效杀灭有害细菌;自动化投料系统的投用,则彻底改变以往人工投料的现状,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升了投料的精准度。
如今,技改已成为正阳河集团这家“老字号”酿造企业加速奔跑、赢得未来的坚实基石。它所带来的生产模式变革与效率飞跃,不仅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更为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鲜活案例。
智能产线引领制造焕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医药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场变革中,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康隆药业),积极拥抱技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康隆药业的技改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深思熟虑。”总经理惠建梅说,未来的药厂,必将是智能化的制药工厂。医药行业正面临着传统生产要素与数智化生产要素的融合升级。
走进康隆药业生产车间,全自动控制的提取浓缩生产线与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这两条生产线是2019年引进的,去年3月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惠建梅说,改造后的生产线可根据各品种质量标准和工艺特点量身定制生产流程,利用智能化手段达到生产与设计联动协同,关键环节实现无人自动化,在实现高效生产的同时,避免了来自操作者的人为差错。经过智能改造,企业药材提取能力提升1倍,多剂量包装糖浆剂生产能力提升两倍。
此前康隆药业已通过设备引进与产业升级,实现了从制剂生产到运输至立体货架上的整个流程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货物存储采用WMS管理系统与立体货架、窄道自动叉车相结合的方式,在实现高效生产的同时,充分避免来自操作者的人为差错。
“去年开始,企业启动技改工作,3年预计总投入6402万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4113万元,待全部技改项目完成后,企业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可达到90.5%。”惠建梅说,下一步,企业还将进一步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升级产线智能化水平,为企业建设智慧工厂奠定基础。
政企合力促进产业升级
作为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改试点城市,近两年,哈尔滨市始终将技改作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关键一招,聚焦航空航天、电力装备等主导产业,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方向,以技改为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存量变革”,一大批传统企业成功瘦身强体、脱胎换骨。
作为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哈尔滨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变公司)去年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总投资约1057万元,共涉及32个项目,技改投入创历史之最。“今年,我们加大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预计全年总投资3795万元。”哈变公司党委副书记张咏欣说,目前,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已获得二级及以上认证,为后续智能化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如火如荼的技改盛景,离不开高含金量的政策指引。为构建起产业转型全过程、全领域、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哈尔滨市相继制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哈尔滨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重点项目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哈尔滨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项目中期验收工作指引(试行)》等办法细则。
哈尔滨市工信局规划与投资处处长李鹏说,今年2月18日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后,当月核实并发放了第一批首发资金。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工信局协同市财政局,已经顺利完成两批次首发资金的发放工作,确保了在库项目全部如期开工,首发资金做到“应拨尽拨”。同时,组织开展两轮中期验收工作,对9个已完成可补贴投资额达到50%以上的项目,拨付了中期补贴。截至目前,专项资金的累计拨付已超过60%。
此外,哈尔滨市还加大省技改等政策的向上争取力度,去年成功申报项目21个,全省占比近20%,在13个地市中名列前茅。在政策叠加效应驱动下,制造业企业技改投资力度持续增强。(记者韩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