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鸡西市恒山区柳毛乡柳毛村,一排排整齐的棚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农业生产画卷。今年年初,柳毛村利用闲置村集体土地,投资约60万元建设4栋大棚,谱写出一曲资源盘活、产业兴旺的动人“甜蜜曲”,让田野间涌动着发展新活力。
柳毛村新建的4栋大棚
据了解,今年春季柳毛村利用大棚进行育苗与花卉栽培,收入达2万元。在豆角大棚,只见一垄垄豆角秧苗绿意盎然,柳毛村党支部书记孔样峰正在查看豆角长势。他向记者介绍,为了提高豆角的产量和品质,他们在种植过程中严格把控各个环节,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施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既保证了土壤的肥力,又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在病虫害防治上,利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避免农药残留,确保了豆角的绿色健康品质。
大棚黄瓜开始采摘
在黄瓜大棚,只见翠绿的藤蔓顺着支架蜿蜒攀援,一颗颗鲜嫩饱满的黄瓜挂满枝头。种植户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成熟的黄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西瓜地里,只见翠绿的瓜藤肆意蔓延,一颗颗圆润的小西瓜藏在繁茂的叶片间,长势喜人。
“村里建设了4座大棚,其中一座是暖棚,培育柿子、西瓜、玉米、花苗等,壮大了农村经济,今年收入能达到五六万元。”孔祥峰说。
随着柳毛村棚室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不少村民在棚室内务工,同时还能学习种植技术,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大棚增加村民就业渠道
村民王明秋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靠种地维持生计,收入有限。岁数一天天大了,也不愿意背井离乡,现在在家门口打工,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学到种植技术,以后我也可以尝试种植经济作物,增加一些收入。”
柳毛乡副乡长栾可仁表示,柳毛乡将继续加大对棚室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推动棚室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助力乡村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通讯员:于敬文 吴东杰;记者:孙伟民;摄影:伊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