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的城市脉络中,兆麟公园不仅是承载百年时光的园林景致,更是一座镌刻着英雄印记的红色地标。1946年,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在兆麟街遇害,这条街上的兆麟公园从此便与民族英雄的生平紧密相连。如今,漫步园中,苍松翠柏守护着英雄忠魂,往来者在赏景之余,更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这里,是纪念抗战胜利的无声见证,也是传承英雄精神的生动课堂。
一座城市公园与一位英雄的传奇
据兆麟公园工作人员韩旭介绍,兆麟公园始建于1906年,公园的兴建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初建命名为“董事会公园”,后改为“特别市公园”,解放后更名为“道里公园”。
那么,一位抗日民族英雄是如何与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公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要回顾将军的生平事迹了。李兆麟将军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1945年抗战胜利后,李兆麟任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积极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面对复杂险恶的形势,李兆麟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曾义正词严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坚定地说:“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唤起人民的觉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
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在哈尔滨市道里水道街(今兆麟街)遭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为纪念李兆麟将军,哈尔滨市人民群众于1946年8月15日建立了一座高大的纪念墓碑,将军墓碑上刻写着“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11个金色大字,下面镶嵌的铜板上镌刻着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冯仲云1946年撰写的墓志。
2005年1月31日,李兆麟将军墓被公布为第五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兆麟公园不仅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城市公园,也是纪念和缅怀英雄人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一个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的红色地标。
苍松翠柏守忠魂英雄故事传千里
李兆麟将军墓位于兆麟公园北侧区域,墓前矗立着李兆麟将军的雕像。李兆麟将军墓周边苍松翠柏茂盛,笔直的树干象征着抗日英雄的气节……
“经常有人到这里献上鲜花祭奠,尤其是清明节期间,来兆麟公园为英雄献花和扫墓的市民、游客特别多。”韩旭告诉记者,兆麟公园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哈尔滨市德育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首批哈尔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其实,不仅是清明时节,平时在李兆麟将军的墓碑前,也有市民和游客前来献花。近年来,哈尔滨文旅越来越火,冬季的冰雪美景,夏季的避暑胜地,毗邻中央大街和斯大林公园的兆麟公园成为国内外游客打卡的胜地。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也被李兆麟将军的生平事迹和东北抗联的历史深深感动,英雄的事迹与抗战的精神被更广泛地传播。
(原标题:抗战80周年点位之兆麟公园,百年公园铸就红色坐标,串联起民族英雄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