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的饮食文化中,酸菜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而在众多酸菜品牌里,黑龙江的翠花酸菜脱颖而出,它不仅承载着小兴安岭的独特风味,更是传统与创新融合的典范。2024年,“翠花酸菜传统腌渍技法”入选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这一传承了2700多年的美味,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酸菜,古称菹(zū),其历史可追溯至周朝,距今已有2700多年。《周礼》中有相关记载,《诗经》里也描述过“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足见酸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深厚底蕴。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菹菜者,酸菜也”,清朝六部侍郎、文学家谢墉的《食味杂咏·北味酸菜》更是详细记载了酸菜的制法:“寒月初取盐菜入缸,去汁,入沸汤熟之”,与现代的制作方法基本一致。
翠花酸菜起源于小兴安岭南麓的“中国最美风情小镇”朗乡,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酸菜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翠花酸菜不仅沿袭了传统古法工艺,还在传承中不断改良创新,成功实现了地方传统风味美食的规模化发展。
其传统腌渍技法遵循古方,保留了传统腌渍的关键要素:时节、原料、技艺、工序流程和腌渍原理都保持不变,却又在规模化生产上取得了突破。这不仅让小兴安岭地区的酸菜传统腌渍技法得以保存和传承,还让东北地方风味美食走向全国、影响世界。
翠花酸菜以“酸、脆、净、爽、微甜”的独特风味和口感,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喜爱。如今,翠花酸菜的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国,入驻70个KA超市系统、3500家生鲜超市和10万个终端网点,成为众多大型餐饮连锁机构的首选。不仅如此,翠花酸菜还成功出口到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18个国家,让世界品尝到了中国味道。
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道路上,酸菜将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一个符号,一方面,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优化传统腌渍技法,提升产品品质和风味,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味蕾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将这独具东北特色的酸香美味带到世界更多角落,让全球消费者都能领略其独特魅力,为传播中国美食文化贡献更大的力量。